广西ETFE公交站台张拉膜安装施工
气肋式膜结构建筑,通过在主肋管间设置连接管,将多个主肋管连接为一体,形成有刚性的“气肋架构”,该“气肋架构”成为建筑的主要受力构件,配合“气肋架构”外覆盖的顶棚布及保温材料,就构成了传统建筑中的受力构建与围护结构,形成新颖的气肋式膜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自支撑,使用风机加压搭建,无需基础,硬件连接和拉索等优良特性。气枕式膜结构也是靠膜面内外压差来承载的。气枕及其组合可用作屋面或立面等围护结构。为了使气枕屋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一般采用ETFE膜。可在气枕内部增加内膜以减少气体的对流,从而提高其保温性。
而中国现代空间结构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国家技术的影响。近几年来,在膜结构应用上显示了活跃的趋势。虽然一开始工程规模不大,但已逐渐扩展到更大的面积 和跨度。所采用的技术与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还要依靠国外,但预计会有更多的工程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在筹划建设新的体育设施。由于其重量很轻的优点,膜结构往往被采用。体育建筑可以说是膜结构在中国应用的突破口。1997年之前,只建造了少量的小型与中型的膜结构,同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 膜结构被用在主体育场的看台挑篷,总面积达36100平方米。
张拉膜结构是指通过拉索将膜材料张拉于结构上而形成的,张拉膜结构也可称为张拉式索膜结构,是由稳定的空间双曲张拉膜面、支承桅杆体系、支承索和边缘索等构成的结构体系。张拉膜结构由于具有形象的可塑性和结构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适应性,所以此种方式的应用极其广泛。
同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相比,气膜结构的自重是轻的。薄膜常采用被称之为“第五代建材”的高强度、高柔性的薄膜。膜材料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常见的基层材料是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常用树脂面层为PVC和Teflon,此外还有新型面层材料硅酮,使薄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透光性、防水性。膜材加上所需的钢索,每平方米自重不超过3kg。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气膜结构省去了大量的结构安装过程以及混凝土浇筑养护所需要的时间,膜材通常是在工厂按设计图加工制作好后,到工地现场进行安装,工期可缩至传统建筑的一半,工厂化生产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