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ETFE公交站台张拉膜设计施工
充气膜结构是靠室内不断充气,使室内外产生一定压力差(一般在10㎜~30㎜水柱之间),室内外的压力差使屋盖膜布受到一定的向上的浮 力,从而实现较大的跨度。张拉摸结构则通过柱及钢架支承或钢索张拉成型,其造型非常优美灵活。
由于膜结构车棚的安装危险性较高,吊装所用的钢丝绳,事先认真的检查,表面磨损,腐蚀达钢丝绳直径的I0%时,不准使用。使用起重机工作时,其起重臂、钢丝绳、重物等,严禁碰触高压架空电线,与架空电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时对高压供电线路采取防护措施。电具有大的危害性,施工人员在装拆焊接设备与电力网连接部分时,切断电源。为了弧光辐射焊工裁防护面罩(内镶滤光玻璃)。在公众场所焊接,须装置活动挡光屏。
世界上座充气膜结构建成于1946年,设计者为美国的沃尔特·勃德(W.Bird),这是一座直径为15的充气穹顶。1967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的 届充气结构会议,无疑给充气膜结构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随后各式各样的充气膜结构建筑出现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盖格 尔设计的美国馆(137m×7m8卵形),以及川口卫设计的香肠形充气构件膜结构。后来人们认为70年大阪博览会是把膜结构系统地、商业性地向外界介绍的 开始。大阪博览会展示了人们可以用膜结构建造永久性建筑。而70年代初美国盖格尔-勃格公司(Geiger-Berger Associates)开发出的符合美国永久建筑规范的特氟隆(Teflon)膜材料为膜结构广泛应用于永久、半永久性建筑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后,用特氟 隆材料做成的室内充气式膜结构相继出现在大中型体育馆中,如1975年建成的密歇根州庞蒂亚克“银穹顶”(椭圆形220×159m),1988年建成的 日本东京体育馆(室内净面积4,6767㎡)。
用户应定期(半年至一年)对钢结构及维护网络营销技巧,确保结构,锈水滴落膜材外观。.雨天施工时,宜搭设临时防护棚,雨水不得飘落在炽热的焊缝上。如焊接部位比较潮湿, 用干布擦净并在焊接前用氧炔焰烤干,保持接缝干燥,没有残留水分。吊装时,构件上如有积水,安装前应清除干净,但不得损涂层,高强螺栓接头安装时,构件摩擦面应干净,不能有水珠,更不能雨淋和接触泥土及 油污等脏物。雨天天气构件不能进行涂刷工作。雨天及五级以上大风不能进行膜结构屋面的施工。雨天由于空气比较潮湿,焊条储存应防潮并进行烘烤,同一焊条重 复烘烤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并由管理人员及时做好烤记录。耐候性:外表有防紫外线的共挤层,可太阳紫外线致使的树脂疲倦变黄。外表共挤层具有化学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可见光的性质。膜结构工程对植物光合作用有的稳定效果(适合维护各类车、贵重艺术品及展品,使其不受紫外线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