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ETFE入口处膜结构供应商
世界上座充气膜结构建成于1946年,设计者为美国的沃尔特·勃德(W.Bird),这是一座直径为15的充气穹顶。1967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的 届充气结构会议,无疑给充气膜结构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随后各式各样的充气膜结构建筑出现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盖格 尔设计的美国馆(137m×7m8卵形),以及川口卫设计的香肠形充气构件膜结构。后来人们认为70年大阪博览会是把膜结构系统地、商业性地向外界介绍的 开始。大阪博览会展示了人们可以用膜结构建造永久性建筑。而70年代初美国盖格尔-勃格公司(Geiger-Berger Associates)开发出的符合美国永久建筑规范的特氟隆(Teflon)膜材料为膜结构广泛应用于永久、半永久性建筑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后,用特氟 隆材料做成的室内充气式膜结构相继出现在大中型体育馆中,如1975年建成的密歇根州庞蒂亚克“银穹顶”(椭圆形220×159m),1988年建成的 日本东京体育馆(室内净面积4,6767㎡)。
而中国现代空间结构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国家技术的影响。近几年来,在膜结构应用上显示了活跃的趋势。虽然一开始工程规模不大,但已逐渐扩展到更大的面积 和跨度。所采用的技术与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还要依靠国外,但预计会有更多的工程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在筹划建设新的体育设施。由于其重量很轻的优点,膜结构往往被采用。体育建筑可以说是膜结构在中国应用的突破口。1997年之前,只建造了少量的小型与中型的膜结构,同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 膜结构被用在主体育场的看台挑篷,总面积达36100平方米。
膜结构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等级、使用年限、使用功能、结构跨度、防火要求、地区自然条件及膜材的耐用年限等要求进行膜材选用。
膜结构的设计应根据荷载、支承条件、制作加工、施工工况及其它特殊条件进行。
问题一、由于膜结构建筑空间跨度大,较难区别防火分区,火灾情况下易构成火灾延伸膜规划车棚。膜结构大多用于体育馆、剧院、展览建筑的观众厅、展览厅,其面积、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判定,但如果用于商业、学校、食堂、菜市场等建筑,就要受规范的约束了,作防火分区,但这种建筑大多高度及跨度都很大,区别防火分区比较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各种垂直通道起拔火桶作用。当烟气抵达膜面以下时,顶部气流水平运动,致使火灾横向扩大,简略构成大面积的火灾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