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ETFE彩色膜结构安装设计
使用年限长:膜材运用年限达15-20年,钢结构运用年限抵达50年;适用于大跨度池体:膜质料轻,抗拉强度高,而且经过格外光固化处理,对防腐、防霉、防菌都变得优胜。对大跨度运用上具有优势,外型多样,漂亮新颖;制作简单、方便:膜材、钢结构的制作都是在工厂内进行,再把加工好的膜材和钢结构运到施工现场后,安装的过程也是很方便简单的。修理方便由于技术上的要求,需要准时的对设备进行查看和修理,可以通过在边膜上的预留门和通道的方法处理污水处理中,因工程进行或是流程需要。
膜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其曲面可以随着建筑师的设计需要任意变化,结合整体环境,建造出标志性的形象工程。
气承式膜(单层)结构是指将膜面周边闭合固定于支撑结构或基础,利用风机持续送风形成所要求的空间曲面,无须梁柱支承,靠内外压力差抵抗外部荷载。通过压力控制系统向建筑物内充气,使室内外保持一定的压力差,使覆盖膜体受到上浮力,并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体系的刚度。室内设置空压自动调节系统,来及时地调整室内外气压,以适应外部荷载的变化。由于基本不需要支撑,因此适用于超大跨度的建筑,一般用于大型体育馆等。具有大空间,重量轻,建造简单的优点。
世界上座充气膜结构建成于1946年,设计者为美国的沃尔特·勃德(W.Bird),这是一座直径为15的充气穹顶。1967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的 届充气结构会议,无疑给充气膜结构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随后各式各样的充气膜结构建筑出现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盖格 尔设计的美国馆(137m×7m8卵形),以及川口卫设计的香肠形充气构件膜结构。后来人们认为70年大阪博览会是把膜结构系统地、商业性地向外界介绍的 开始。大阪博览会展示了人们可以用膜结构建造永久性建筑。而70年代初美国盖格尔-勃格公司(Geiger-Berger Associates)开发出的符合美国永久建筑规范的特氟隆(Teflon)膜材料为膜结构广泛应用于永久、半永久性建筑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后,用特氟 隆材料做成的室内充气式膜结构相继出现在大中型体育馆中,如1975年建成的密歇根州庞蒂亚克“银穹顶”(椭圆形220×159m),1988年建成的 日本东京体育馆(室内净面积4,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