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ETFE彩色张拉膜建筑
张拉膜结构:成单元的标志明确。因而近来年,这类建筑越来越多采用膜结构。建筑膜材料的使用寿命为25年以上。在使用期间,在雪或风荷载作用下均能保持材料的力学形态稳定不变。建成於1973年的美国加州La Verne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是已有23年历史的张拉膜结构建筑.跟踪测试与材料的加载与加速气候变化的试验,明它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化学稳定性下降了20%至30%,但仍可正常使用。膜的表层光滑,具有弹性,大气中的灰尘、化学物质的微粒难附著与渗透,经雨水的冲刷建筑膜可恢复其原有的清洁面层与透光性。张拉整体结构(Tensegrity)是由一组连续的拉杆和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压杆组合而成的自应力、自支撑的网状杆系结构,其中「不连续的压杆」的含义是压杆的端部互不接触,即一个节点上只连接一个压杆。 Tensegrity是美国建筑师 R.B.Fuller首先提出的一种结构思想,他认为宇宙的运行就是按照张拉整体的原理进行的,即万有引力是一个平衡的张力网,各个星球是这个网中的一个个独立的孤立点。这种结构体系中的索网就相当於宇宙中的万有引力,独立的受压杆件相当於宇宙中的星球。
张拉膜结构通过给膜材直接施加预拉力使之具有刚度并承担外荷载。整体张拉式膜结构,通过膜面内力直接将荷载传递给边缘构件,应用在跨度较小的膜结构当中。钢索和膜结合形成张拉索-膜结构可应用于较大跨度的膜结构。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膜结构建筑可分为三类:骨架膜结构,可膨胀膜结构和拉伸膜结构。骨架膜结构建筑:膜材料散布在钢框架或其他材料框架上的是屋顶或外墙的结构形式。建模包括平面形状,单曲线形状和以鞍形表示的双曲线形状。充气膜结构建筑:是一种将空气填充到由膜结构组成的房间中的结构,室内空气的压力大于室外空气的压力,从而使膜材料处于拉伸状态 抵抗负载和外力。充气膜结构建筑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有两种类型。
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B区,占地面积达63000㎡,建筑面积达80000㎡,长宽177.1m,高31.7m,看起来形状很随意的建筑立面遵循严格的几何规则,立面上的不同形状有11种。内层和外层都安装有充气的枕头,梦幻般的蓝来自外面那个气枕的层薄膜结构,因为弯曲的表面反射阳光,使整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像是阳光下晶莹的水滴。而如果置身于“水立方”内部,感觉则会更奇妙,进到“水立方”里面,你会看到,像海洋环境里面的一个个水泡一样。